编辑“郭凡生”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 您的文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Image: | [[Image:230.jpg|right|thumb|郭凡生]] | ||
'''郭凡生''',出生于1955年,[[慧聪网]]董事局主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他深受企业家、学术界的推崇与尊重,被誉为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师和思想教父。 | '''郭凡生''',出生于1955年,[[慧聪网]]董事局主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他深受企业家、学术界的推崇与尊重,被誉为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大师和思想教父。 | ||
==个人简介== | ==个人简介== | ||
第26行: | 第26行: | ||
#自信和自负是有差别的。只是一字之差就是天壤之别,我特别希望我能够自信而不自负。 | #自信和自负是有差别的。只是一字之差就是天壤之别,我特别希望我能够自信而不自负。 | ||
==致马云先生的一封信== | ==致马云先生的一封信== | ||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兴盛时代,前有新浪、搜狐、网易、TOM等开拓者;后有百度、腾讯、当当、携程、盛大等影响广泛的后起之秀;更有数以万计的中小互联网企业,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点点滴滴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早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 |||
面对以上事实,一个月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却视而不见地放出惊人之语。在阿里巴巴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举办的国内首届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上,马云先生称“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而支持他这番言论的理由则是,中国诞生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应该在用户突破两亿之后。马先生进而推断:“到时会出现非常强大的互联网公司──这样的公司,技术一定是最重要的驱动力。” | |||
此前,有报道称马云出任软银执行董事及阿里巴巴将在香港上市;将这一消息与马云先生的言论结合起来,就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个浅显的疑问了:既然中国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自然也就不在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之列,那么,从事互联网业务的“虚假”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如何能在香港上市?“虚假”互联网公司的老板又如何成了大名鼎鼎的软银的执行董事?香港股市不至于那么弱智,软银高层也不会全都是傻瓜。 | |||
有意思的是,马云先生发表上述言论之前,曾坦承在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互联网产业内,自己不懂技术。一个不懂技术的人,凭什么在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互联网领域断言中国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除了马云先生,几乎无人怀疑包括新浪、搜狐、网易、TOM,以及百度、腾讯、雅虎中国、谷歌中国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现在,马云先生仅凭着自己的一句话,就把它们全划进了“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的圈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按照马云先生的思路延伸下去,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互联网产业,甚至没有真正的互联网行业? | |||
或许,虽然置身同一个领域,马云先生与其他所有同行业人士对“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有着不同的认定标准,但我总觉得,马云先生在其“标准”尚未得到普遍认同的前提下,总不能凭着自己的一句话,就把中国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相伴而生的巨大产业统统打进“假冒”和“伪劣”之列吧? | |||
===观点的再次争议=== | ===观点的再次争议=== | ||
退一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理解马云先生的言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目前的水平不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或许能为马云先生的言论整出点道理,但明摆着的一些事实还是被马云先生给忽略了—— | 退一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理解马云先生的言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目前的水平不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或许能为马云先生的言论整出点道理,但明摆着的一些事实还是被马云先生给忽略了—— | ||
第77行: | 第77行: | ||
*http://www.hudong.com/wiki/%E9%83%AD%E5%87%A1%E7%94%9F | *http://www.hudong.com/wiki/%E9%83%AD%E5%87%A1%E7%94%9F | ||
[[category:IT名人 | [[category:IT名人]] | ||
[[category:互联网人物 | [[category:互联网人物]] | ||
[[category:慧聪网 | [[category:慧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