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计算
来自站长百科
框计算(Box Computing)是2009年8月18日,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09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所提出的全新技术概念。用户只要在”百度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内容资源或应用提供商处理,最终精准高效地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这种高度智能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以及“最简单可依赖”的信息交互实现机制与过程,称之为“框计算”。
词条概况[ ]
框计算: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内容资源或应用提供商处理,最终精准高效地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这种高度智能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以及“最简单可依赖”的信息交互实现机制与过程,称之为“框计算”。
框计算包括[ ]
1、首先是“框”
- 框是提供用户需求的输入端口和媒介;
- 框是框计算运行的外在平台;
- 框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需求收集器和分析器;
- 框又是一个强大的泛操作系统和应用兼容平台。
2、其次是“计算”
- 计算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识别分析,须完全智能化,这是框计算最核心的技术。
- 计算还需实现对用户需求资源的对接整合、精准匹配与调度,要求准、快、稳。
3、再者是“资源”和“平台”
4、最后是“机制”
- 简单可依赖:框计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旨在为用户提供“即搜即得、即搜即用”最简单可依赖的信息需求服务模式及服务平台。
- 开放:针对资源合作者,框计算提供海量需求资源的开放平台,共同为用户实现便捷的数据与应用开放
- 共赢:框计算突破性地实现了与用户、资源合作者等多方共赢,并逐步推动互联网产业链和生态圈的良性循环发展。
框计算的技术架构[ ]
框计算的实现过程[ ]
用户需求实现过程:
- 首先,用户的任意一个需求被提交到“框”里;
- 然后,“框计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需求分析,包括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分析和海量计算,将用户的需求分发给“框计算”后台单个或多个对应的数据/应用所响应;
- 第三,“框计算”背后的资源平台是开放的,框计算平台提供了大量即插即用的接口,各种数据和应用可以主动与框计算平台对接,使自己有机会来响应框所收集到的需求;
- 最后,用户“即搜即得、即搜即用”地获得精准、可靠、稳定的信息或应用需求结果。
框计算价值与意义[ ]
- “框计算”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产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度重视。业内专家认为,百度技术创新大会提出的“框计算”,革命性的完善了中国互联网科学的理论体系,“框计算”所包含的各种创新技术,使得中国信息产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带动整个IT产业的技术进步;
- 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则认为,百度提出“框计算”,将为互联网服务的全面改进提供新的平台,并将为振兴民族产业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