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来自站长百科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空中网创始人杨宁

杨宁,1975年6月出生,美国籍。空中网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毕业于斯坦福大学。1993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Michigan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参加Michigan大学的太阳能汽车设计小组并成为核心成员,该小组在全美太阳能汽车设计比赛中荣获全美第一。之后成为全美工程师荣誉协会会员和全美电机工程师荣誉协会会员,并担任Michigan大学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个人履历[ ]

  • 1997年5月,获得Michigan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 1997年6月在Motorola公司寻呼产品部工作,参与其重点项目的设计和制造,设计了一整套语音寻呼系统。
  • 1997年9月进入世界著名的Stanford大学电机工程系,在Yahoo总裁杨致远曾经工作的实验室潜心工作,出色完成了Internet网络的开发和研究等相关工作。
  • 1998年5月在IBM公司的网络部参与高速局域网X.25网卡系列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 1999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Stanford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
  • 1999年,杨宁参担任首席技术官(CTO)。 此前,杨宁曾经在IBM公司网络部参与高速局域网X.25网卡系列的研制开发。

停不了的创业者[ ]

  • 他是一个马不停蹄的创业者。24岁创办了Chinaren,一年后把公司卖掉;27岁二次创业,创办了空中网;29岁带领空中网登陆纳斯达克,成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总裁;现在33岁的他在经历了SP的大起大落、默默等待无线互联网的黎明的同时,开始做天使投资人,捕捉着更新的创业机会。
  • 他出奇的精力充沛,在管理着一个上千人的公司的同时,他还有着自己的多样人生:时常出入798的废弃厂房,跟他的画家朋友喝茶聊天;没事就端着自己心爱的相机,四处拍照;爱听周杰伦的歌,甚至在电视节目里像那些“快男”一样演唱《本草纲目》。

少年得志[ ]

2万美元创建ChinaRen

  • 1985年,10岁的杨宁在西安读完小学后随父母移民美国,在美国读的中学和大学。杨宁的第一个创业念头诞生于大学时代。1993年的一天,在密歇根大学读电机工程的杨宁被同系的同学带到学校里的一个大型机房。在那里,他看着同学通过一个叫做马赛克浏览器,进入到一个有着大大的红色“雅虎” LOGO网站,那是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用学校的机器攒的一个网站,上面是一张有着40个网站的列表,在列表下面,这两个学生写道,“我们会不断看互联网好的东西,然后加到列表上。”这是杨宁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互联网,他被震撼了,“当时就感觉到,这东西会改变世界。”
  • 但在那个PC还很罕见的年代,上网只是学校里一小撮人的小众行为,杨宁和电子系的几个同学便产生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相当不错的创业想法-做一个机顶盒,让普通人通过电视机就可以上网。但是,很快他们就看到微软推出维纳斯计划,想法跟他们一模一样,但更快地,就看到了这个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计划迅速失败。“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全世界的人都买PC很方便地上网了,而没有用机顶盒上网。”杨宁感叹道。就这样,他的第一次创业就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始时就宣告结束。
  • 1997年,杨宁来到有着创业传统的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1997年到1999年是斯坦福创业最疯狂的时候,”杨宁兴奋地回忆道,“当时雅虎的市值如日中天,eBay也上市了,5家市值最高的公司中有3家(即雅虎、eBay、思科)都是斯坦福的学生和老师创办的。”这些大名鼎鼎的创业者经常回学校演讲和授课,把斯坦福的创业氛围带向一个高潮。“我们99级毕业班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都去创业了,这在如此热爱创业的斯坦福大学历史上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杨宁也成为这五分之一中的一员。
  • 但不同的是,这次杨宁把创业的目光投向了已经离开十多年的中国。毕业前的寒假,杨宁和同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周云帆、陈一舟一起回中国转了一圈,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速的地方。“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都在这儿了,不来这儿,去哪儿呢?”于是这三个学生怀揣着同学们凑的两万多美元种子基金, 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找几个高手,找个灰头土脸的破楼租间办公室,几台旧电脑,几套五十元不到的桌椅板凳,创办了ChinaRen。ChinaRen的“校友录”受到空前关注,许多失散的同窗因此有了团聚的平台,总成员数很快突破了2500万。

价值暴跌三分之二卖身搜狐

  • ChinaRen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烧掉了一亿元人民币。全国大中城市的公交车站、公交车,都看到了 ChinaRen的广告,杨宁回想当时最疯狂的举动就是花几百万赞助了一个登山队去珠峰,为此把三里屯北街包了下来,开了个大露天晚会。那时的投资人普遍在说,没关系,你就烧钱好了。烧大了以后,你就可以上市,然后大家就可以赚很多很多钱。
  • 2000年,互联网崩盘。已经上市的新浪搜狐网易艰难撑过了寒冬,而还没来得及上市的 ChinaRen没钱了。
  • 眼看许多自己认识的企业一个一个在关门,周杨二人见识到了市场的力量。“我觉得有的时候市场的力量非常非常大,就跟大自然的力量一样,不是一两个公司或一两个人能左右的,像上次印尼发生大海啸,市场的力量就像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太可怕了。”杨宁说。
  • 不幸之中往往又有万幸,ChinaRen那时候已经是前几名的网站,具备了市场价值,还有找到买家的希望。周杨二人心里清楚:绝不能让员工看出来,要不然人心就散了,公司散了,连卖都卖不出去,于是一边谈着收购,一边回公司还要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 2000年9月,距钱花光只剩一个月,ChinaRen以3300万美元的价格,连同200多员工卖给了搜狐。
  • 这是典型的大起大落,鼎盛时期,有人要出1亿买ChinaRen,仅仅5个月,价值缩水三分之一;由少年得志到寄人篱下、梦想破灭,杨宁对这份无奈有着更无奈的解释:“不是这样,连ChinaRen的品牌都留不住。生存是第一道理,原来不是讲胜者为王吗,现在新的讲法是剩者为王。”

嗅到无线互联商机

  • “在你得意的时候不能忘形,在失意的时候不能丢失信念。大家都捧着你,说你是太伟大太牛了,你自己也觉得好像是,在这个时候其实是特别危险。自信也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你最悲惨的时候,是最没有自信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肯定非常失落,最后也没成功。”
  • 人生选择看似一念之间,实则发乎于信念。在搜狐蛰伏仅一年零六个月,杨宁和周云帆两个创业型的人又一拍即合,“咱们应该走!”“我也觉得是!”
  • 2002年,中国的短信发送量达到了惊人的900亿条,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站借助短信业务相继盈利。杨宁和周云帆又嗅到了创业的味道,就这样,在北京后海一间平房里,一个十几个人的公司成立了,名字叫做空中网。“空中网”什么意思呢,因为做的是无线互联网络的内容供应、增值服务,电子信息形式的节目内容在空中无形飞舞。当时,杨宁在公司黑板上写下了“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个互联网大鳄名字,然后在后面加上“空中”两个大字,对团队说:“我们以后是和他们齐名的公司!”这架势一点不亚于当年刘备指点江山、挑战曹操。
  • 要实现这个目标,资金又成了问题。从搜狐辞职时,杨宁和一起出来创业的周云帆都卖掉了各自在搜狐拥有的44万股股票,放弃了全部期权。此时搜狐的股价已从一年多前的7美元暴跌至1美元。交纳了注册空中网的50万美元后,两人已经山穷水尽。
  • 融资对杨宁、周云帆来说,成了生存下去的第一选择。但是,当时互联网公司股价还没有回升,投资界在上一次互联网公司的“网灭”中损失惨重,一听是互联网公司要融资,什么也不说,就没了下文。
  • 四处碰壁之后,杨宁想到了他们的老朋友——首次创业、创办ChinaRen时给予支持的高盛投资银行。但是,高盛在亚洲的分支机构已经关闭, ChinaRen的其他投资方,也由于信心不足,拒绝再次投资。
  • 无奈之下,2002年的夏天,杨宁和周云帆再赴香港,试图说服投资机构进行投资。杨宁说,当时,投资银行集中在香港中环一个非常小的地区,没办法打车。所以,我们就一人拿一个电脑包,一个楼一个楼地“扫楼”。一个星期内,杨宁和周云帆先后拜访了多家投资机构,收获甚微。
  • 庆幸的是,见了几十家投资公司老板被拒绝后,他偶然遇见了斯坦福校友张帆。那时张帆在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公司上班,级别不是很高。两人谈过之后,张帆愿意做中间人,将该项目推荐到德丰杰董事会。但是,德丰杰董事会并不认可这个项目。然而,张帆并没有放弃投资空中网的想法,他直接去了美国,找德丰杰公司的老板。
  • 在美国的两个多星期,张帆多次汇报,并呈递了一份投资报告,详细分析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经验、案例和做无线互联增值服务的发展前景等。在大量的数据与案例面前,老板相信了张帆的阐述: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杨宁、周云帆两个创业人一动一静、一张一弛,是最佳组合。于是德丰杰公司决定投资空中网。
  • 2003年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对彩信业务收费,空中网步入快速路。2004年1月,彩信、WAPJAVA手机游戏的业务收入均获得全国第一。2004年7月9日,杨宁和周云帆站上纳斯达克的舞台,而这一天距离空中网成立仅两年零两个月,周云帆和杨宁年仅29岁。
  • 2006年,被称为“最漂亮的战略升级”的门户网站KONGNET横空出世,擅长发现未来的杨宁称为“3G后新媒体的第一波肯定是门户”。目前空中网门户覆盖新闻、体育、搜索、娱乐、证券、博客、读书等数十个频道,做最好的内容又成为他们新的追求。

中西混搭阅历,沟通攻心战术[ ]

  • 像许多海外长大的人一样,杨宁很爽很阳光,语速快说话直接,乍看上去有单纯的气质。但他收起手机游戏后,满脸严肃地背出武侯祠对联,又让人立马觉出:阳光不等于简单。近十年的沉浮历练,他已远超33岁的年龄。
  • 在海外长大的杨宁其实从小喜欢读东方哲学的书,“我读书很快,我读的一般都记得。”但他却不会像正在恶补国学的国人一样,或尚儒、或崇道,而是仍持西方顽童心态,站在门槛上,每个角度都看看。“道家的思维有点像《黑衣人》,最后一集镜头开始从地球往外放,看到行星,再看到银河系和很多星系,最后发现是一个玻璃球,那就是咱们整个宇宙——一个弹球,然后一外星小孩把弹球捡到袋子里。人是渺小的,你做事要顺应大的宇宙规律。而佛家不同了,人是宇宙的中心,因为有人,有思想,才有这个宇宙,这是两个角度,但都是正确的。”
  • 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拿来用。杨宁不臣服于任何体系,作为爱好国学的华人,从小学到大学,他又一直在接受西方教育,如此“乱炖”,反而让他如今想到更多的是——沟通。“为什么中西方经常沟通不畅,主要是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就事论事的情况更严重,而中国人是讲人情的。就像很多人会说我和这个老外关系很好,他为什么不帮我?从西方人角度来讲,人为什么帮你?所以说,不管跟外国人沟通,还是在国内,我都会理解,而且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
  • 游走于多套体系之间的杨宁如今崇尚他的“沟通”理论,把武侯祠对联奉为宝典。“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就是说,你要说服别人,而不是打压别人,打仗是最下策,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的方式是最好的。”

多样人生[ ]

艺术品收藏家

  • 摄影发烧友、天使投资人
  • 如果你以为每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裁,都需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那你就错了。
  • 杨宁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八个小时。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讲究效率的人,“我认为工作时间长并不是好事,你要分清楚你工作的时候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做这个事情没有意义,宁可不做。”他严格地按照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不重要也不紧急的的事这样的顺序去完成工作。
  • 到了周末,杨宁喜欢背着相机四处去拍照,但他更加享受的是拍完照片后的“艺术再创作”。他打算最近好好学学Photoshop,并且强调“不是像新闻图片那样就擦一擦,而是很夸张的修图。” 除了办公室,北京大山子的798工厂区算是杨宁出没的最多的地方了,在那里,他跟自己的画家朋友聚会,或者一家画廊一家画廊的逛下去。
  • 所有这些看起来跟理科背景丝毫不搭界的爱好,源于杨宁从小对达芬奇的崇拜。“达芬奇是集科学、艺术、哲学方面的成就于一身,但现在的社会是细分化,像达芬奇这样的人已经太少了。我很开心自己既懂技术又懂艺术。”
  • 但是,杨宁作为商人精明的一点在于,他把艺术跟商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交画家朋友、四处看画,终归是为了收藏画,他有个专门的屋子放他买回来的画。收藏艺术品既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他的一种理财方式。
  • 他另外一种理财方式是做天使投资,这带给他一个新的身份-天使投资人,目前他已经投资了包括风行在线在内的十几家IT、新媒体领域的新兴企业,全部都与现在做的无线互联网无关。这里面有杨宁的理财哲学——“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相关条目[ ]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