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方案层出不穷。
IT服务商中科金财CEO朱烨东告诉记者,近期该公司将与中国银联推出基于手机音频插口的刷卡器手机支付方案,即移动POS,将日常由银联或银行线下铺设的POS装置,安装在手机上,形成全新的手机支付方案。
8月7日,记者就此向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联相关人士询问,银联方面确实在研究这项最新的手机支付方案,但目前该方案在安全性、便利性方面,主要适用于个人用户,一旦涉及大规模的商户应用,相关安全、标准问题如何解决,还在研究中。
商业模式存疑
在此次移动 POS方案出台前,手机支付领域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四种,即SIM卡、SD卡、贴膜、NFC手机等,不同模式依赖的手机具体介质不同。
特别是今年6月份,中国移动与银联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技术标准(13.56MHZ和2.4G)之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市场更期待银联标准商用的全面启动。
不过,此次全新的移动POS方案,是由银联而非运营商率先推出,也让市场颇为意外。
按照前述几种方案的优劣比较,更换支持手机支付的SIM卡和SD卡成本较低,但需要银行、运营商和银联等多方合作,更换NFC手机,则成本较高。
由于银联已经有SD卡等成本较有优势的支付方案,运营商跟进推出一个低成本的方案应对竞争应属合理,不过与外界想象不同,此次移动POS方案仍由银联和相关第三方推出,运营商并不能从中分成。
“运营商在移动POS方案中,只是一个渠道,收取流量费,并没有交易收入的提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一家银行的手机支付项目负责人也认为,或许是没有看清楚商业模式,运营商目前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动作并不多。
移动POS看似解决了手机支付的便利性和成本问题,移动刷卡器的成本显著低于POS,今后用户只要在自己手机的音频插口安上刷卡器,拿自己的银联卡刷卡,就可以完成支付。
但最大的质疑来自安全性和应用空间。前述银行人士认为,如果是在自己的手机上刷卡,一般用户会放心,但如果到商户的手机上刷卡,安全性能否过关是一大障碍。另外,这个刷卡器的成本,是由用户自己购买、收单银行、银联、还是第三方支付,还没有确定。
银行顾虑多
在前述银行负责人看来,传统支付领域银行和银联发卡、转接、收单分成的机制,在移动POS领域不一定适用。就算适用,在安全性等问题解决之前,也不一定能取得应用上的成功,因此他们选择观望。
事实上,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手机支付领域,银行的步伐一直缓慢,多数银行仍然愿意专注在手机银行阶段,而不愿意进入手机支付阶段。
宁波银行近期推出了该行基于IPHONE版的手机银行,并在银行内新设了支持其业务的科技部。该行行长助理王勇杰介绍,网点一个客户做一笔简单的交易,银行需要承受的人均成本约4元,如果客户较多使用手机银行,完成转账、查询、汇款等基本业务,就会减轻银行的压力。
至于将来是否会推出手机支付产品时,王勇杰则表示这是长远安排,短期内先要把手机银行业务服务好。
宁波银行道出了目前多数银行的真实想法,和银联等机构在手机支付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相比,目前银行在是否进入大规模手机支付领域,仍显得顾虑重重。
“还是那句话,这个领域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清晰,移动POS最终会是一个革新产品,还是只昙花一现,还不好说。”前述银行负责人认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广告合作
-
QQ群号:7076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