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站长新闻你的个人信息正在网上“裸奔”

你的个人信息正在网上“裸奔”

2013-06-20 16

 “人际关系在QQ,购物习惯在淘宝,安全数据在360,内心世界在微博!干点什么都能找到你!”面对近日风波不断的“棱镜门”事件,众多网友称实际上当今个人数据早已陷入无处不在的“棱镜门”。昨日,微博上一篇提醒网友注意网上个人信息安全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作者表示,他发帖初衷是想网友们关注到自己在互联网的隐私问题,并倡议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修改用户协议,公布用户数据的使用情况。

  美国“棱镜门”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昨日,网友阿超发布提请网友注意网上个人信息安全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昨日,记者联系到阿超,他告诉记者,他作文的初衷,是想网友们关注到自己在互联网的隐私问题,并倡议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修改用户协议,公布用户数据使用情况。

  他表示,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仍然很模糊。但至少用户应该具备数据使用的知情权:我的哪些信息被收集了?都被用在何处?我对数据有哪些控制权限?我的数据可能被哪些人看到?我的数据究竟有多安全?

  但众多网站的注册协议仅仅包括“未经您的同意,不会向XX以外的任何公司、组织和个人披露您的个人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除了过于简单外,公司自身如何使用和利用我们的数据,不得而知。而国外的互联网网站对于用户数据和隐私相关的政策都有周到详尽的说明。

  此外,他建议,应该公布数据的分享和使用情况。“我们的数据都给了谁?什么情况下会给?这应该是所有用户关心的问题。”他举例说,谷歌在每年出版两期的《透明度报告》中发布按照相关法规被要求提供的用户数据的相关情况。这一报告中,谷歌会列出它收到了多少要求其提交用户数据的请求。在国内,似乎并无相关的涉及透明度的报告。“若要摒弃猜疑获得信任,有且只有一种途径:透明。”

  最新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

  让你无所遁形?

  针对阿超文中提到的在互联网世界中获取个人信息的多种方式,有网友感叹,感觉自己一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裸奔”。尤其是,近日许多网友下载百度魔图软件,试玩其中的“PK大咖”功能:上传自己的大头照,系统会自动找到与这个脸型相像的明星,更引起网友的提忧。

  这些网友认为,百度推出明星脸功能的根本目的是搜集个人照片,为以后推出面部识别做准备,“你可以想象,路上陌生人拍了你,然后一搜索,就可以把个人资料甚至私隐信息搜出来。目前用明星脸功能吸引大家上船,背后可能有更大应用。”

  针对质疑,百度官方回应称,用户这种看法是一种技术上的误解和担忧,百度魔图中的PK明星脸使用的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比对后,在缓存区的用户图片马上会被删除,不会采集用户面部数据。百度的另外一个产品“百度识图”中的全网人脸搜索,也只检索互联网上公开的图片数据,不涉及用户在任何应用中上传的照片。

  然而,这一解释并不能完全打消用户的疑虑。

  专家说法:

  政府、企业需承担更多责任

  针对“大数据”时代,网站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挖掘问题,瑞星公司高级安全工程师唐威认为,目前的安全性保障是非常不到位的。相对于个人在互联网中的“自我保护”,政府和企业在互联网用户信息安全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仅通过互联网行业内的道德约束远远不够,呼吁网络信息保护立法。唐威对此表示赞成,他建议,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信息安全承担的责任进行约束,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意识。其次,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均通过制度来进行约束。例如,企业不允许员工用自己的U盘拷取文件、核心的技术内容需要多个管理人员掌握、多重权限加密等,这些都是从制度方面来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

  最后,当政府、企业、个人的安全意识提高,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安全问题,才会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安全提醒:

  “一号通”非常危险

  对于用户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世界‘裸奔’”的说法,唐威认为,这种说法“不为过”。他解释说,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用户个人能够保护自己隐私的能力很小,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

  他建议,用户要用分级管理密码,重要账号(如常用邮箱、网上支付、聊天账号等)应单独设置密码,“‘一号通’是非常危险的。”

  此外,不要信任任何网站的安全防护措施,采取正确的安全策略;不要随意注册无关网站账号;不要轻易在安全性低的网站购物;并尽量采用更多的验证方式,比如将账号与手机绑定。
来源:搜狐IT

  • 广告合作

  • QQ群号:707632017

温馨提示:
1、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邮箱:2942802716#qq.com(#改为@)。 2、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裁,转载请注明出处“站长百科”和原文地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