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OSI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警告: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登录创建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您的文本
第1行: 第1行: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简介==
==简介==


OSI/RM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开放,是指非垄断的。系统是指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联有关的各部分。
OSI/RM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开放,是指非垄断的。系统是指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联有关的各部分。


==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
==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参考,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参考,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的设计目的==
==OSI的设计目的==
*[[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
[[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OSI是在一个备受尊敬的国际标准团体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个组织就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什么是OSI,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是在一个备受尊敬的国际标准团体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个组织就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
为方便记忆可以将七层从高到低视为: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每一个大写字母与七层名称头一个字母相对应。
 
*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
 
*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
 
*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
 
*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
 
*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为方便记忆可以将七层从高到低视为: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每一个大写字母与七层名称头一个字母相对应。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TCP/IP模型实际上是OSI模型的一个浓缩版本,它只有四个层次:'''
  TCP/IP模型实际上是OSI模型的一个浓缩版本,它只有四个层次:   
 
*应用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际层   
*运输层
*网络接口层   
与OSI功能相比:      


*网际层
应用层对应着OSI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网络接口层
运输层对应着OSI的传输层   


'''与OSI功能相比:  '''    
网际层对应着OSI的网络层   


*应用层对应着OSI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运输层对应着OSI的传输层
 
*网际层对应着OSI的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相关条目==
==相关条目==
第62行: 第39行:


==参考来源==
==参考来源==
*http://technic.xkq.com
[http://technic.xkq.com/ OSI模型介绍]
*http://zhidao.baidu.com
 
[http://zhidao.baidu.com/ 百度知道-OSI简介]


[[category:互联网标准|O]]
[[category:模型|O]]
[[category:协议|O]]
请注意,您对站长百科的所有贡献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参阅Wordpress-mediawiki:版权的细节)。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在新窗口中打开)